(记者手记)听闻杨实的名字是从同事口中得知的,当时正在寻找一位大家都认可的藏家,之前也找过几个人,但几经询问之后或多或少地存在争议,最后选定了杨实。
杨实,生于1935年,河南卫视鉴宝栏目《华豫之门》专家组成员。有30多年的收藏历史,专门收藏和研究高古瓷。目前是天雅古玩城顾问、文物投资收藏资深评论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理事。
在跟杨实沟通之后,他很痛快地答应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从他的言谈之间记者可以感觉到他似乎对当前的艺术市场有很多话要说。其实杨实在退休之间从事与文物无关的专业,但却钟情于艺术品,在艺术市场浸染三十年,凭借着他几万件作品的上手经历和扎实的鉴定功底,为他赢得了“杨老师”的称号。
近期市场真实成交状况不好
雅昌艺术网:您觉得近期的艺术市场如何?
杨实:从表面上看,去年的秋拍好像是很好,实际情况是不怎么好。据某些拍卖公司介绍,作品成交率可能在三四成左右,但据我们了解一层都没有卖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世界经济发展限于停滞状态,欧洲出现严重的债务危机,这必然对严重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
第二方面,拍卖公司有恃无恐、肆无忌惮地利用《拍卖法》第61条,“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这是一个霸王条款。如果出了问题,拍卖公司可以对上拍的拍品不做任何承诺。这样也造成了拍卖公司利用这条条款钻空子,目前有些拍卖公司的赝品率非常高,甚至赝品的比率超过了真品。
目前很多拍品的价格都相当高,竞买者在举牌的时候都相当谨慎。在拍卖之前,他们会找真正的行家,真正名副其实的专家帮他去鉴定,赝品根本无法进入他们的视野,也成交不了,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跟目前对鉴定的信任危机有关,甚至对一些国字头的鉴定专家产生怀疑。金缕玉衣、汉代玉凳事件的背后都有资深专家的参与,这些专家把艺术市场搅乱了,同时也让大众对鉴定整个行业产生了质疑:到底我们该相信谁,连这些知名的专家都能犯了这样的大错误。
第四,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了,艺术市场也发展了二十多年,大众的投资和收藏意识已经开始相对成熟。目前进入市场的人,可能眼力上不一定很高,但是智慧很高,意识到艺术市场的潜在危险性,所以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规避风险。
另外,在拍场上成交的东西并不是完全真实地成交,好多都是虚假拍卖,拍卖公司为了获得利润,允许委托方去炒作自己的拍品,拍出一个虚高的价位,实际是虚假拍卖,并未成交。产生的严重后果是搅乱了市场行情,误导消费者。
还有一种是利用拍卖运作程序完成洗钱、行贿的目的。随着国家监管的加强,很多受贿人都不敢直接收钱,行贿者为了达到洗钱、行贿的目的,首先会选定一件艺术品送拍,拍品本身的价值可能很低,利用拍卖的运作把价钱炒得很高,利用市场机制来完成洗钱、行贿,目前在拍场上这类目的的拍品都是这样来操作的。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竞拍者在拍场上不冷静,将作品的价格炒到很高的价位,但事后发现这是件赝品或者不值这些钱,就会出现“拍而不买”的情况,目前中拍协等一些机构正在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防范和抵制上述这些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