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整个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仍旧处在稳健的调整期。本季度油画及当代艺术上拍量与成交总额均有所减少,本季度上拍量仅为7967件,同比减少1311件,成交总额比去年春拍减少1.37亿元,同比2012年春下跌5.10%,为25.49亿元。作品的均价由2012年春的59.27万/幅下滑至50.12万/幅。艺术品市场日趋理性,捡漏的机会越来越少,大众都非常谨慎。另一方面,2008年当代艺术经历高峰之后,当代艺术精品释出相对较少,年轻艺术家市场尚未形成气候,致使本季度油画及当代艺术市场规模未出现较大改观,与2012年春近乎持平。
高价作品数量持续减少,在2013春拍中国艺术品拍卖高价TOP100榜单油画及当代艺术作品数量较上季度减少10件,本季仅有14席。14席TOP100高价中,香港地区占居一半。其中位居榜首的为吴作人1977年创作的《战地黄花分外香》由中国嘉德以8050万元人民币成交,位列今春高价榜单的第3位;靳尚谊在1999年作《髡残》成交价为3910万元紧随其后,位列高价榜单的第15位;常玉的《帘前双姝》在香港佳士得以3537.86万元成交,位列中国艺术品高价榜单的第22位。
就区域而言,长三角地区本季度降幅较大,由去年春拍的16.62%的市场份额降至今春的2%,本季度除有部分长三角地区的拍卖会安排在7月这一因素外,还因不少拍卖公司面临征集难的问题征集到的优质资源相对较少和长三角地区历来走文人路线,对于书画收藏的热度超过油画及当代艺术。高价作品方面,本季度(截至2013年6月30日)长三角地区100万以上的拍品3件,而2012年春该地区上拍43件,单品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10倍之多,为11.06万/幅。
港澳台地区的油画及当代艺术对整个油画板块市场份额有较大的推动作用。香港地区最大的优势是重视拍品质量,仅上拍2306件,比京津地区减少1333件,成交率高达79%,京津地区为62%;成交总额为13.41亿元,占全国油画及当代艺术市场的53.05%,独占半壁江山。面对本季度相对冷淡的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港澳台地区表现较为活跃,尽管京津唐地区纷纷推出各个油画专场试图与港澳台地区争夺市场份额,但始终不可撼动港澳台在油画及当代艺术的霸主地位。
早期油画在本季度强劲支撑整个油画市场。各拍卖公司通过近几年对早期油画的梳理和推广,早期油画专场日趋成熟,如中国嘉德在其20周年之际继续推出“20世纪中国早期油画”专场,该专场共推出61件拍品,成交率为65.57%,成交总额为1.19亿元。本季度吴作人可谓一枝独秀,此专场中他的《1977年作战地黄花分外香》以8050万元成交,占居了这个专场68%的成交额,成为中国油画及当代艺术拍卖的最高价,此作品也刷新了六年前创造的吴作人作品拍卖纪录。
除此之外,赵无极、朱德群、常玉三位国际大师的作品对这一板块具有重要支撑,中国艺术品拍卖高价TOP100中,赵无极有3件,朱德群和常玉各有1件。本季度,由于赵无极的去世带来其作品的新一轮上涨,共上拍84件,有7件油画及当代艺术作品成交单价达1000万元以上,个人拍卖总额为1.78亿元人民币,位居油画及当代艺术家拍卖总额TOP榜首位。
本季度,北京保利着重推出20世纪以来第三代油画家靳尚谊,这一调整适时的结合整个国内的热点局势,同时高精作品一直都是市场炙手可热的追捧对象。由于靳尚谊在油画界的地位,以及其作品在二级市场的流通有限,这4件代表性作品的上拍,吸引了很多买家的关注。靳尚谊的作品价格指数上升至3718348点,升幅达130%。靳尚谊作品共上拍4件,成交额为9545万,超过本专场总成交额的三分之一,其1999年创作的《髡残》以3910万成交,成为靳尚谊作品的最高价,刷新其拍卖作品的历史纪录。
写实油画板块本季度市场依然备受关注,写实油画收藏市场一直较为稳定,一方面归因于早期稀有精品的释出吸引众多藏家关注;另一方面,迎合了大批国内新进买家的传统审美需求,且风险相对较低。王沂东、陈逸飞、杨飞云等艺术家的作品表现支撑此板块,分别位居2013春油画及当代艺术价作品拍卖成交额TOP100中第7、第11和第24位。王沂东共上拍17件,成交12件,成交额总额为4640.46万元,其创作于1998年的作品《闹房》在香港苏富比以1536.63万元成交,位居高价TOP100第92位。
当代艺术板块整体市场表现不乐观。整个当代艺术市场显示出扑朔迷离的景象,油画及当代艺术走出调整期还需要一段时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面临方向的选择和品味的转变,在经过多轮的重新洗牌仍未找到合适的落脚点,而本季度,严培明、蔡国强、徐冰等具有国际地位的艺术家成为整个当代艺术拍卖市场的亮点。市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转变,是因为他们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市场价值与其学术地位并未完全匹配。严培明的作品上拍4件,成交率为100%,成交额为1074万元,作品均价为268.5万/幅。蔡国强的作品上拍11件,100%成交,作品成交总额同比2012年春增幅779.92%。
目前,“当代18热门指数”为15856点,环比下跌了2216点,降幅12%。2012年被拍卖公司重点推出的周春芽、刘炜、刘小东等强调绘画性的艺术家,在本季度表现也很一般,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刘炜作品仅上拍16件,同比2012年春减少15件,成交总额为2457万元,同比下跌22.95%。本季度,市场对当代艺术中早期作品更加偏爱,作为“新F4”成员的曾梵志和刘野则相对平稳,曾梵志2001年作《江湖》在香港佳士得以2384.71万元成交,位居中国艺术品拍卖高价TOP100榜单的第37位,也是本季度油画及当代艺术的最高价拍品,仅次于2012年5月香港佳士得拍的《Flysigned》3240.61万元人民币。一些市场明星们在降低估价后仍频遭流拍的命运,体现出当前买家更加理性,不盲目追求高估价拍品和拍卖公司推出的明星拍品和明星艺术家,更多的是从作品的学术定位和自身购买的需求来衡量一件拍品的购买底价。
2013年春拍,70、80后青年艺术家板块已经成为强有力的生力军,青年艺术家板块呈现多元化。贾蔼力、李松松、李继开、王光乐、陈可等年轻艺术家的市场基本稳定,贾蔼力的《二月物语-过去(床)(三联作)》在香港苏富比以465.16万元成交,仍旧领跑青年艺术家高价排行榜,其次李松松的《国家地理》在北京保利以461.15万元成交,打破了其个人历史拍卖纪录。
随着目前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名家精品征集难度的增加,各拍卖公司纷纷另辟蹊径,加大开拓青年艺术家市场的力度。本季度,北京保利首次推出“学院之光—高等美术院校师生作品”,此专场共征集包括八大美院在内的近20个高等艺术院校的师生作品147件,总成交额为1105.6万元,总成交率为48.30%。虽然成交率不是很高,但是为市场和买家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性。
然而不得不注意的是,此类专场的挖掘是寄希望于通过拍卖形成价格系统,但专场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还不成熟等皆是造成大面积流标的因素。艺术市场中不乏这种跨越第一市场的长期铺垫直接跳入第二市场的例子,从长期看均存在价值支撑和持续发展的隐患。
当代艺术除了绘画,还有雕塑、摄影、装置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但目前大众对绘画的关注度超过其他门类,虽然本季度雕塑和摄影的市场悄然升温,但它们的市场建构尚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学术定位和市场布局同步进行。
由于人们对雕塑艺术的认识与需求不足,雕塑市场价格偏低,但目前国内雕塑市场刚起步,具有巨大的增值空间。香港佳士得推出的台湾著名雕塑家朱铭于1991年创作的《太极系列:转身》以477万元成交,其次朱铭的两件“太极系列”雕塑以401万和335万成交,位居雕塑拍卖TOP榜前三位。雕塑艺术品在拍卖场突破百万已经是高价,但是与千万的油画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同时,国内艺术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位与国际雕塑名家相比,还有十倍差价上的距离。因为雕塑艺术属小众收藏门类,雕塑的可复制性和其自身的艺术价值、传统的收藏意识和习惯限制了雕塑收藏市场等都是导致传统藏家对这一板块忽视的重要原因。
中国老照片和纪实摄影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整体市场前景仍不乐观。2013年5月14日,伦敦苏富比“旅行、地图及自然历史”专场拍卖会中,菲利斯•毕托(FeliceBeato)《第二次鸦片战争在中国拍摄的18张照片,包括大沽炮台、北京全景、故宫和圆明园等景点》以21.85万英镑成交,约合人民币207.73万元,位居中国老照片和纪实摄影拍卖TOP榜第二位。老照片和纪实摄影作品拍卖价位已跨入百万行列,但数量非常之少。这一市场中,作品价位主要集中在1万至5万之间,共105件,占本拍卖季影像成交数量的49.53%,其次为1万以下的作品,占比31.13%。中国老照片和纪实摄影作品仍处于投资价值洼地,主要原因除了与起步较晚的中国影像拍卖市场大环境有关之外,主要作为档案和文献资料功能,作品历史价值的大小,及收藏家数量有限和专业藏家较少均是影响其价位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国摄影艺术学术梳理和研究缺失,藏家和大众对复数艺术的认知程度,也是阻碍这一市场发展的因素之一。 |